催化理論的歷史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1-12-20分類:催化劑及助劑瀏覽:94
導讀:古代時,人們就已利用酶釀酒、制醋;中世紀時,煉金術士用硝石作催化劑以硫磺為原料制造硫酸;13世紀,人們發現用硫酸作催化劑能使乙醇變成乙醚。直到19世紀,產業革命有力地推動了科學技術...
古代時,人們就已利用酶釀酒、制醋;中世紀時,煉金術士用硝石作催化劑以硫磺為原料制造硫酸;13世紀,人們發現用硫酸作催化劑能使乙醇變成乙醚。直到19世紀,產業革命有力地推動了科學技術的以展,人們陸續發現了大量的催化現象。在這一認識過程中,許多科學家都親自從事化學實驗并發現了許多催化反應。通過長期實踐,逐漸積累加深了認識。人們最早記載有催化現象的資料,可追溯到1597年德國煉金術師Libavius著的“Alchymia”一書。而“催化作用”成為一個化學概念,則要歸功于貝采里烏斯。他將十九世紀許多孤立進行的研究概括在一個稱之為“催化力”的名詞之中,并將其定義為“物質內在的一種潛在的能把特定溫度下還沉睡著的親和力喚醒的能力”。這樣的概念在當時被用來解釋淀粉糖在酸的作用下轉化成糖等過程中。在1813年Prestley等人發現發現紅熱瓷管中有鐵、銅、金、鉑時才能分解通過的氨。Dobereiner用鉑把酒精氧化成醋酸。Humphry第一個發現在金屬表面兩種氣體間可以發生化學反應,并將其描述成“一個新奇而奇怪的現象”。1894年,德國化學家Ostwald(1909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認為催化反應中的催化劑是一種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度,而自己又不存在于產物之中的物質。
- 上一篇:為什么要在岙山建立石油儲備基地
- 下一篇:柴油車SCR系統是什么?
- 催化劑及助劑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