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生產硫酸,先后都用過哪些催化劑?
作者:訪客發布時間:2021-08-30分類:催化劑及助劑瀏覽:133
導讀:硫酸的生產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最原始的生產方法是將綠礬(硫酸亞鐵)高溫煅燒,分解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與水蒸汽結合冷凝,便得到硫酸。這種生產方法極為簡單,得到產品粘度很...
硫酸的生產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最原始的生產方法是將綠礬(硫酸亞鐵)高溫煅燒,分解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與水蒸汽結合冷凝,便得到硫酸。這種生產方法極為簡單,得到 產品粘度很高,外觀非常象油,所以當時人們稱之為“礬油”。
在18世紀以后,出現了用二氧化氮作氧化劑使二氧化硫為硫酸的硝化法。硝化法開始時在空的鉛室內進行,所以又叫鉛室法。20世紀初,用填料法代替鉛室,所以硝化法又叫塔式法。
19世紀中葉,出現了用鉑作為催化劑的接觸法,但由于鉑容易中毒,所以這種方法進展不大。20世紀30年代,改用五氧化二礬作催化劑,使接觸法得到迅速發展。此外,還有用三氧化鉻作催化劑。50年代以后,接觸法已基本上成為生產硫酸的唯一方法。
參考:
- 催化劑及助劑排行
- 最近發表